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法治实践模式。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总结3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充分展示我国法学博士后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加强各博士后单位法学博士后的学术交流,提高法学博士后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拟于2008年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08)"。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法学与法治30年"。
为配合论坛的召开,拟向全国法学博士后征集论文,汇编为"第二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08)论文集",在论坛召开前公开出版,并作大会交流。有关要求如下:
1. 作者应围绕本届论坛主题,提交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理论水平的论文;论文应为博士后工作期间的成果;组委会优先考虑未发表的论文。
2. 每位作者可提交一篇或多篇独自完成及署名的论文(但每位作者最多只能有一篇论文入选);每篇论文字数原则上为6000-10000字。
3. 论文写作规范:论文应符合本论坛的"征文写作规范要求"(见附一)。
4.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08年7月15日。
5. 请用宋体小四号字word文本将论文电子版发送至njczxl@shou.com,并在邮件主题中标注"博士后论坛征文",同时提交作者回执(见附二)。
6. 论文入选:是否采用论文以组委会专家审订标准及意见为准;主办单位将向入选论文的作者发出参加论坛的邀请,颁发"第二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08)"入选论文证书,并安排部分作者在论坛作主题发言。
7. 联系人:孙秀升,赵晓莉,电话010-64065527,传真010-64065527
8. 其他相关事宜由组委会视具体情况而定。
附一:征文写作规范要求
附二:作者回执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08年4月7日
附一:
征文写作规范要求
一、切实尊重知识产权、学术伦理,充分尊重前人及今人已有之相关学术成果,并通过引证、注释等形式加以明确说明。
二、可能要注意的问题:
1、对政治上比较敏感的观点、论述或词句,予以修改或删除。
2、国家对某些词句有特别规定的(例如台湾前应加"我国:二字),应当严格按照其规定。
3、对于众所周知的或者不必要的冗长及重复论述,尽量删减。
三、中外法律名称均不加书名号。司法解释、行政法规规章、国际条约等加书名号。
四、注释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按此格式排序([1] [2] [3]……)。
3、注码放标点符号之后。
4、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5、非引用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6、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某某书(文),第×页。"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用"同上引"。
7、版别: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8、引文出自文集的,加"载"、"载于"字样。出自杂志的则不要。
9、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刊物。
10、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11、引用外文资料,注释格式遵照原语种学术论文通用体例。
四、篇章格式
为统一征文规范,决定采用如下格式:
题目
一、
(一)
1.
……
注释例
1、著作类
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王家福等:《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5、古籍类
[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6、辞书类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7、港台著作
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