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的13个精彩故事,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3次改革进程,形象地描画出中国改革史的轮廓,并且把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西方同一时期的改革对照起来加以比较。动感现代的文笔、别出心裁的结构、突破陈规的解读和枝繁叶茂的细节,更增加了阅读的魅力。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当代中国改革大业,与历史中国的诸多改革息息相关,不论是发动时机、战略选择、机会把握还是难点所在,乃至改革哲学等各方面,都能从历史的观照中找出相应的影子。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应当汲取;而那些失败的节点,更值得深思。
改革就是拐点,成功和失败都是拐点。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多失败,我们已经丧失了太多机遇。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方兴未艾,潮流涌涌。为了进一步摆脱羁绊,攻坚拔城,争取更大辉煌,比对以往的改革,举一反三,实为不可或缺的明智之举。
作者简介
马立诚:曾任中国青年报社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编辑,凤凰卫视评论员。长期从事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研究,撰写多种评论及文化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1999年,被美国《亚洲周刊》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位人物之一。
至今已出版14本著作。1998年出版的《交锋》(与凌志军合著)在激烈的争议中发行200万本,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出版时间:2008-01-01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市场价:¥29.00元 “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简介代序 雷颐、马立诚对话录
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关注改革史
·林则徐、谭嗣同是汉奸吗?·妥协与暴力(1)
·妥协与暴力(2)·不能坐失改革时机
·要看到纸面背后
子产支持舆论监督
郑国的大事都被年幼的子产言中了。 子驷的儿子子西听到噩耗,带着少数人冒冒失失地闯出家门,收敛了父亲尸体就去追赶叛军。叛军已然挟持着郑国国君跑到北宫死守。子西见状,又折回家中调兵。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家中的臣属、武士和奴婢见势不妙,已经逃走大半,兵也调不成了,子西无奈,只得叹息。
·英雄出少年·铸刑鼎
·郑国换了天地·子产不毁乡校颂(1)
·子产不毁乡校颂(2)
商鞅大变魔术记
柏杨说,秦国商鞅的变法,是一场最为惊心动魄的魔术。此话有理。这一场变法可谓惊天动地,中国历史上只此一回。 商鞅的主张太吓人了,他无比激进。激进到什么程度呢?在他那里,“从容易改的地方着手”等等,全是废话。他绝对没有“增量改革”的计划,丝毫没有考虑过“渐进”这个字眼,也不需要论证什么“社会承受力”。
·把绸子抖开·董事长秦孝公
·改革研讨会·要大炮还是要黄油(1)
·要大炮还是要黄油(2)·镇压反对派
·威猛新秦·改革付出生命代价
·商鞅的“法西斯”行径
赵武灵王改穿“西服”
翻开战国的古史记载,每一页都是兵戈相向、攻城略地,每一页都是血肉横飞、肝脑涂地。 这就是赵国面临的最大压力。比如中山国的国土从东面深深插进赵国国土,几乎将赵国裂为两块。这个小国丝毫不把赵国放在眼里,经常袭击赵国,使赵国如鲠在喉。赵国如果想在诸侯中确立大国地位,首先要平定中山。
·四面楚歌·“西服”的优势
·李鸿章怎样看服装改革·改革预热
·服装激辩(1)·服装激辩(2)
·改穿“西服”是历史转折点
乌托邦改革家王莽
假如有一个地方,把人和牛羊关在一个栏里,随便买卖,不合主人心意就杀死,你觉得如何?无疑这是非常残酷的制度。 假如一个人上台,下令不准买卖奴隶,这是不是改革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个命令朝着人权方向前?了一步。可是,下了这个命令的王莽,却成了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
·贵族里的孤寒·王门新秀
·仕途重挫·儿子为奴隶偿命
·王莽的“社会主义”·民选皇帝(1)
·民选皇帝(2)·两项重大改革(1)
·两项重大改革(2)·混乱导致败亡
旋风改革家元宏
“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用到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名拓跋宏)身上,就是莫大的讽刺了。 元宏是中国历史上了不得的人物。10岁的时候,他就能用手指弹破羊的膊骨,骑马狩猎,箭无虚发。
·虎父犬子·迁都恶斗(1)
·迁都恶斗(2)·迁都恶斗(3)
·迁都恶斗(4)·改穿汉服
·改说汉话·改用汉姓
唐代中叶的双星陨落
历史有时候异常神秘。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唐代中叶撮合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让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和杨炎同时登上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的政治舞台,为破解时代困局大显身手。在中国古代,像刘晏、杨炎这样的奇才,一段历史时期出现一个已属不易,两人同时理财,甚至有一段时期是一个衙门里的同事,岂不堪称美谈?
·历史这只大手·神童与帅哥(1)
·神童与帅哥(2)·唐代宗:“我们父子有饭吃了!”(1)
·唐代宗:“我们父子有饭吃了!”(2)·闪着金光的自由盐粒
·市场之神·唐代中叶的格林斯潘
·专案组组长得罪人·杨炎初试锋芒
·两税法横空出世(1)·两税法横空出世(2)
·刘晏屈死,天下喊冤(1)·刘晏屈死,天下喊冤(2)
·杨炎重蹈覆辙(1)·杨炎重蹈覆辙(2)
“二王八司马”的146天
唐朝中期以王叔文、王为首的永贞革新,或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一次彗星般耀眼而短促的改革。由于两位旷世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深深卷入,使这次改革更加令人瞩目。 毛泽东极为赞赏“二王八司马”中的柳宗元。毛泽东曾把郭沫若和柳宗元相比,认为郭沫若远不及柳宗元。
·毛泽东关注“二王八司马”·余秋雨做了一个梦
·中唐两个奇人·新锐干将——刘禹锡和柳宗元(1)
·新锐干将——刘禹锡和柳宗元(2)·顺宗登基
·改革出手·攻坚白刃(1)
·攻坚白刃(2)·最后摊牌(1)
·最后摊牌(2)·宦官的清算
·韩愈的刻薄和白居易的厚道(1)·韩愈的刻薄和白居易的厚道(2)
·“八司马”的归宿·教训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