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的暖阳斜照江城。2007年12月20至21日,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之际,第一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生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主办,武汉仲裁委员会协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各法律教育重镇的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届论坛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外来法制与中国本土资源的冲突”为主题,共提交学术论文60多篇,分为“中国法律传统的渊源与价值”、“纠纷、习俗与法律实践:清代至民国的法律文化史”、“近代中国法制变革”以及“法律移植与当代中国法制建构”四个专题进行研讨。
20日上午9点,在著名学者贺卫方教授的主持下,本届论坛正式拉开了帷幕。首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教授致辞欢迎来自全国的学者;随后,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陈金全教授致辞对本届论坛表示支持和鼓励,武汉市仲裁委主任熊世忠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雷兴虎教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部的石佑启教授分别代表协办单位致辞表示祝贺;然后,来自北京大学的尤陈俊同学代表博士生致辞。最后,本届论坛的主办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范忠信教授对论坛的缘起、主旨以及筹办情形做了介绍。开幕式后,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并合影留念。
10点整,大会的主题研讨正式开始。第一个单元是“中国法律传统的渊源与价值”,由武汉大学的陈晓枫教授主持。朱腾、王沛、蒋铁初、冯勇、袁翔珠、李鼎楚以及胡平仁7位博士分别从先秦思想、诉讼文化和权力制约三个方面作了报告,贺卫方和赵晓耕两位教授对上述报告作了评议。下午2点,第二单元的主题研讨“纠纷、习俗与法律实践:清代至民国的法律文化史”继续在文泓楼进行,主持人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赵晓耕教授。邓建鹏、尤陈俊、胡震、李启成、谢全发、黄东海和陈刚博士分别就官代书制度、作状技巧、京控、婚约、牙人牙行以及韦伯的比较社会学理论作了主题发言,陈晓枫教授和宋四辈教授进行评议。简短的茶歇之后,主题研讨继续进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近代中国法制变革”,来自湘潭大学的李交发教授主持讨论。宁全红、陈煜、李琳、李在全、褚宸舸、穆中杰以及李栋7位博士就清末的法律变革以及民国时期的民事和宪政问题作了报告,郑祝君教授和王健教授进行评议。一夜休整之后,第四单元的主题研讨在21日上午继续进行。王健教授主持了“法律移植与当代中国法制建构”单元的研讨,侯猛、陈柏峰、李剑、王启梁、马剑银和吕志兴博士分别从法社会学和法律史学的角度,对当代法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解析,萧伯符教授和程汉大教授负责评议。
在专题研讨结束之后,著名学者霍存福教授主持了闭幕式。首先,赵晓耕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点评;然后,熊世忠主任和罗楚湘博士分别作了有关仲裁文化的专题发言。接下来,范忠信院长和武乾副院长向侯猛、李卫东、王启梁、邓建鹏等学者颁发了兼职研究人员的聘书,范忠信教授并对法律文化研究院的研究任务作了说明。最后,霍存福教授对法律文化研究院在本届论坛成功举行中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并请与会师生对论坛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21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和汉口江滩公园,并举行告别晚宴。到此,本届论坛成功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