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4日—6日,《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第十三次编写研讨会在西宁召开。《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编委员会两位副主任兼主编:我院名誉院长曾宪义教授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会见和宴请了万鄂湘副院长、曾宪义教授和国家法官学院院长怀效锋教授,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在座作陪。
我院各卷的主编或副主编和主编助理出席了会议。最高人民法院方面出席会议的有担任各分卷正副主编的庭长或副庭长,安徽省、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等地方法院的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高级法院、中级法院担任通讯编辑的法官、人民法院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关负责人等80多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曾宪义教授主持。青海省政法委副书记王爱民和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建军代表会议承办方致欢迎词。万鄂湘副院长作会议主旨讲话。香港中华法律网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梁美芬教授介绍了《要览》英文版编辑出版的情况。《要览》副主编、国家法官学院院长怀效峰教授代表编审委员会做工作报告。我院黄京平教授、姚辉教授、史际春教授、胡锦光教授分别代表《要览》刑事卷、民事卷、商事卷、行政卷,介绍了各卷2006年本的案例采用编写情况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副局级审判员蔡守晔、蔡小雪也就涉及审判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曾宪义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同编纂、出版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从1992年6月编纂、出版第一本以来,到目前已经连续出版了15年,并出版了英文版和繁体字版,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法学界、司法界和出版界的高度评价。15年来,《要览》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见证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也为向世界宣传介绍我国的司法制度和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代表《要览》编审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对《要览》的编写、出版、发行工作给与关心支持的各级法院的领导同志和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大法学院的教授、法官以及相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强调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要览》的编辑质量和出版效率,加强《要览》编者、出版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使《要览》继续保持既能真实反映司法实践,又能充分指导司法实践的精品。
万鄂湘副院长在讲话中对15年来人大法学院教师、法官和通讯编辑为《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的编辑出版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对作为《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的开创者和长期领导者的曾宪义教授表示了特别的敬意。他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具体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编辑出版《要览》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要把握热点、难点,使《要览》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要常出常新,抓住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审判实践的最新成果,及时展示法制建设的新成就,法官的新面貌、新水平。三是要对案例进行深度研究,为案例指导制度做贡献。要积极落实最高法院《二五改革纲要》提出的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要求。对有价值的案例进行深度研究,通过编写案例,尤其是通过“案例评析”部分的撰写,注重挖掘案例对于法律的解释和发展功能,归纳出具体的法律规则,展现典型案例精髓,不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大会还宣布了关于表彰优秀通讯编辑和先进法院的决定,向他们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大会结束后,与会同志分组交流了工作经验,同时就案例编写体例及技术规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新闻背景: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是由我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编纂我国案例的长期大型合作项目,自1992年第一次正式出版至今,已连续出版了15年,每年三百多万字,到目前已出版了10年的综合本(1992年至2001年),5年的分卷本(2002年至2006年,分刑事卷、民事卷、商事卷、行政卷);同时由我校校友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梁美芬教授筹资组织英文翻译,由英国著名的巴特沃斯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向世界各国发行,还曾在台湾和香港出版过中文繁体字版。现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出版,由我校杰出校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曾经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与法制日报联合评定的“全国法学科研著作”一等奖第一名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该书已成为在国内外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学术品牌。(郑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