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题:《能源法专题论坛》:我国能源现状与对策 报告人:倪维斗 教授 主 办:北京市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时 间:2007年6月22日15:00-17:00 报告人简介:倪维斗,热能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2年生,浙江宁波人。1957年原苏联莫斯科包曼高工毕业,1962年在原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获得副博士学位,1990年被授予俄罗斯荣誉科学博士,1991年被选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战略与技术工作组中方组长。是我国热力涡轮机系统和热动力系统建模、仿真、控制、故障诊断方面的专家。 倪教授的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及其部委级奖多项。共发表论文二百余篇,箸作五部。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四十余名,其中多数已是相关领域的箸名专家,还有工程院院士。 讲座概要:进入21世纪,中国能源领域面临总量需求大、液体燃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和农村能源消耗增加五大挑战,应及早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建立完善、全面、具体的能源战略体系。 倪维斗教授认为,中高耗能、重化学工业的发展阶段难以逾越。随着机动车辆的猛增,尽管中国每年生产1.7亿吨石油,但缺口仍很大,2005年为1.2亿吨,预计到2010年达到2.5亿吨。同时,中国70%的能源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当然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难免会污染空气环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至少在30亿吨左右。 倪维斗教授特别提出,目前中国能源领域存在两大不可改变的事实:一是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依赖性大,二是再生能源在2020年前不可能解决主要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中国应当在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情况下,实现资源、能源、环境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建立完善的能源战略体系。
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教育部科技委员会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环境法制论坛网
协 办:北京东泽律师事务所
地 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