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专家评审会于2013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206会议室举行,依据民主程序完成评审。评审结果如下:
奖项 |
姓名 |
所在单位 |
成果名称 |
一等奖 (3名) |
夏新华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非洲法律文化史论 |
冷霞 |
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 |
英国早期衡平法概论——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 | |
吴大华 |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侗族习惯法研究 | |
二等奖 (6名) |
吴佩林 |
西华师范大学 |
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与法律秩序 |
春杨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晚清乡土社会民事纠纷调解制度研究 | |
陈新宇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比附与类推之辩 | |
张世明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 | |
高汉成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
签注视野下的大清刑律草案研究 | |
屈文生 |
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 |
普通法令状制度研究 | |
三等奖 (10名) |
廖斌 |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
清代四川地区刑事司法制度研究 |
刘晓林 |
甘肃政法学院教务处 |
唐律“七杀”研究 | |
高仰光 |
中国人民学法学院 |
马克思韦伯与当代中国人的法律信仰 | |
聂鑫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近代中国审级制度的变迁:理念与现实 | |
赵晶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
唐代律令用语的规范内涵——以“财没不追,地还本主”为考察对象 | |
陈灵海 |
华东政法大学 |
国家图书馆周字51号文书辨疑与唐格复原 | |
龙大轩 |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
八议成制于汉论考 | |
田小梅 |
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 |
在“照顾”的历史表象背后——中国古代法律“照顾”女性的内在原因剖析 | |
张正印 |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
宋代狱讼胥吏研究 | |
胡水君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法律理学:跨越法学与理学 |
本次评选结果将于2013年9月21日至9月28日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间如有问题可以书面形式向秘书处提出(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823室,电话82509438,联系人:徐淑艳)。
公示结束后评选结果生效。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
北京市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
201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