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入学考试法学综合
中国法制史
一、名词解释 (4*5)
1、五听 2、化外人 3、编敕 4、《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二、简答题 (1*10) 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主要内容
宪法
一、名词解释 (4*5)
1、宪法规范 2、全国人大常委会
3、国家结构形式 4、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
二、简答题 (1*10) 简述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
刑法
一、名词解释 (4*5)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行为犯 3、防卫过当 4、玩忽职守罪
二、简答题 (1*10) 简述绑架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民法
一、名词解释 (4*5)
1、隐名合伙 2、身份权 3、留置权 4、合同解除
二、简答题 (1*10) 简述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及其主要判断方法
知识产权法
一、名词解释 (4*5)
1、网络传播权 2、著作权法定许可 3、发明的创造性 4、商标异议
二、简答题 (1*10) 简述知识产权和物权的区别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 (2*5)
1、禁止双重追究原则 2、专属管辖
二、简答题 (2*10)
1、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2、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免证事实
经济法
一、名词解释 (4*5)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2、经营者集中 3、契税 4、资本项目
二、简答题 (1*10)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
国际法
一、名词解释 (4*5)
1、法则区别说 2、公共秩序保留 3、CIF 4、特许协议
二、简答题 (1*10) 简述条约的解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名词解释 (4*5)
1、生态中心主义 2、海域使用权 3、水土流失 4、巴赛尔公约
二、简答题 (1*10)简述环境管理许可证种类
2009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
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法的历史类型 2、法律适用 3、任意性规则 4、立法体制
二、简答题:
法律原则在法的实施中的作用
宪法学
一、名词解释:
1、物质帮助权 2、宪法关系 3、制宪权 4、村委会
二、简答题:
简述选举普遍性原则
中国法制史
一、名词解释:
1、明德慎罚 2、大清律例 3、准五服以治罪 4、咨议局
二、简答题:
简述《十九信条》的主要内容
刑法
一、名词解释:
1、从犯 2、立功 3、假冒注册商标罪 4、妨害公务罪
二、简答题:
简述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民法学
一、名词解释:
1、隐私权 2、无名合同 3、权利质权 4、法定继承
二、简答题:
简述民事责任的竞合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
1、酌定不起诉 2、代表人诉讼
二、简答题:
1、简述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 2、简述民事诉讼辩论原则
2008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
法理
名词解释:
法的规范性解释 调整性法律关系 相对确定性规则
简答: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中国法制史
名词解释:
铸刑鼎 三法司 朝审 改法为律
简答;战国时期<法经>的内容及历史地位
宪法
名词解释:
民族自治地方 选区 行政法规 言论免责权
简答;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
刑法
名词解释:
假释 结果加重犯 遗弃罪 侵占罪
简答;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
民法
名词解释:
要式行为 侵权归责原则 简易交付 宅基地使用权
简答;合同法定解除权成立的条件
诉讼法
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终止 申请执行时效
简答; 1.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民事诉讼诚信原则
2007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
法理学
名词解释:
系统解释 法系 规范性法律文件
简述;1.法律意识与法的关系 2.法的制定与法的形成的区别
宪法
名词解释:
1.特别行政区 2.宪法性法律 3.人身自由权 4.民族自治机关
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法制史
1.廷尉 2.《唐六典》 3.朝审 4.九刑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刑法
名词解释:1.主犯 2.剥夺政治权利 3.侵犯著作权罪 4.强迫职工劳动罪
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规定
民法
名词解释:1.代位权 2保护作品完整权 3.无权代理 4.共同危险行为
简述;担保物权的特点
诉讼法
刑诉; 1、保释 2、中间判决
民诉1、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民事执行终结的情形
2006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
法理学
名词解释: 1、法的价值 2、法的适用 3、法律原则 4、学理解释
简述;法与国家权力的联系
法制史
名词解释:保辜 六杀 内乱 法部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宪法
名词解释:宪法渊源 自治条例 宗教信仰自由 行政区划
简述;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驶的权利
刑法
名词解释: 犯罪对象 自首 犯罪中止 抢劫罪
简述;附加刑的种类和内容
民法
名词解释:请求权 预期违约 物权法定原则 署名权
简述;共同侵权行为概念和责任分配
诉讼法
直接言辞原则 诉讼和解
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简述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答辩
2005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卷
法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的历史类型 2、立法技术
3、法规清理 4、法律事实
二、简答(10分)
简述法律调整的过程。
中国法制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五听 2、录囚
3、大清新刑律 4、领事裁判权
二、简答(10分)
简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的含义。
宪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地方性法规 2、宪法解释
3、国家结构形式 4、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
二、简答(10分)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
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正当防卫 2、时效中断
3、假释 4、职务侵占罪
二、简答(10分)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双方代理 2、人格
3、合同解除 4、职务发明
二、简答(10分)
简述我国物权法基本原则。
诉讼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2、刑事简易程序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民事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2、简述补充侦查概念及其种类。
2004年人大法学综合考研试题
法理学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监督 2.法律解释 3.立法程序 4.保护性法律关系
二、简答:(10分)
简述社会主义法和民主政治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圜土 2.出入人罪 3.通政使司 4.刑名幕友
二、简答:(10分)
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发展演变过程。
宪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宪法惯例 2.违宪司法审查 3.言论免责权 4.国务院
二、简答:(10分)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刑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预备犯 2.特别累犯 3.牵连犯 4.重大责任事故罪
二、简答:(10分)
简述犯罪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民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2.质押 3.代书遗嘱 4.邻接权
二、简答:(10分)
简述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诉讼法部分:(30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涉外财产保全 2.补充侦查
二、 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试卷
民法30分
一、 名词解释3*3
1.合伙
2.无权代理
3.诉讼时效
二、 简答题
1.简述合同法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
2.简述抵押权的特征
法理学30分
一、名词解释(3*3)
1. 立法程序
2. 法典编纂
3. 法律推理
二、简答题
1. 简述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那些原则(10分)
2. 简要回答违法的构成要件(11分)
中国法制史 30分
一、名词解释3*3
1. 爰书
2. 六脏
3. 京察
二、简答题
1. 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10分)
2. 简述《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11分)
宪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 特别行政区制度
2. 选区
3. 总理负责制
二、简答题
1. 简述国家主席当选的条件和补缺制度(10分)
2. 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11分)
刑法 25
一、名词解释3*3
1. 罪刑法定
2. 没收财产
3. 抢夺罪
二、简答题
1. 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0分)
2. 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11分)
诉讼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 诉讼代表人
2. 代位申请执行
3. 刑事诉讼管辖
二、简答题
1. 简述诉讼财产保全(10分)
2. 简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监督(11分)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综合试卷
中国法制史 25分
一,填空题1*4
1,西周“九刑”,一指墨、劓、非、宫、大辟及流、————、鞭、赎等九种刑罚。
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
3,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依次为:蒙古族人,色目人,汉人和———。
4,清代仿效《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光绪五部会典。
二,单项选择2*5
1,“十恶”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开皇律》 C,《唐律》 D,《北齐律》
2,“八议”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曹魏律 》C,《北齐律》D,《唐律》
3,“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北魏律 》C,《北齐律》D,《唐律》
4,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御史台 D,刑部
5,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A,大理院 B,刑部 C,法部 D,最高法院
三,判断题1*5
1,西周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称为司寇(或大司寇)--------
2,汉武帝时凡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依《左官律》给予刑事处罚。------
3,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4,朱元璋修定的《明大诰》共四编。------
5,《大清现行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后附《暂行章程》五条。------
答案:一,扑,《唐律疏议》,南人,嘉庆
二,B,B,C,A,A
三,/,/,X,/,X
四,名词解释3*2
1,《宋刑统》
2,九卿“圆审”
宪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言论自由
2,宪法结构
3,议会制
二,简答题8*2
1,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特征
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关系
刑法 25
一,名词解释3*3
1,犯罪故意
2,连续犯
3,玩忽职守罪
二,简答题8*2
1,简述犯罪的不作为
2,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民法 25分
一,解释下列概念 3*3
1,提存
2,遗赠
3,同时履行抗辩权
二,简答题8*2
1,简述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和效力
2,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
诉讼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4
1,管辖权的转移
2,执行异议
3,立案监督
4,自诉案件
二,简答题(6+7=13)
1,简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2,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