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一、填空题
1、犯罪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犯罪未遂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累犯,应当______处罚。
4、有期徒刑的期限为________以上_______以下。
5、缓刑的适用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犯罪着手以后,自动中止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2、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
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4、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5、加重处罚是在法定最高刑以上判刑。( )
三、简答题
1、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
2、妨害公务罪的特征是什么?
1992
㈠、填空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_____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
2、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__________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3、死刑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的犯罪分子。
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____________。
5、追诉期限从______________起计算。
6、以_____________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㈡、简释概念
1、共同犯罪
2、刑罚目的
3、强奸妇女罪
㈢简答题
1、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2、抢劫罪与抢夺罪有哪些主要区别?
1993
一、填空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外,为_________以下。
3、共同犯罪是指____________犯罪。
4、为了犯罪,______________,是犯罪预备。
5、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二、判断题
1、盗窃犯将自己盗窃的赃物拿去出卖,构成销赃罪。( )
2、脱逃罪的主体只能是被依法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 )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
4、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犯罪的作为和犯罪的不作为。( )
5、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
三、简答题
1、过失犯罪的概念与种类。
2、贪污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1994
一、填空题
1、精神病人在________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
2、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_________________。
3、脱逃罪的主体是依法被____________分子。
4、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___________的,构成销赃罪。
二、名词解释
1、从犯
2、过失犯罪
三、简答题
1、我国刑罚的目的是什么?
2、贪污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重婚罪?
1995
一、填空题
1、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___________处罚。
2、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3、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___________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4、以_________方法劫取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
5、诽谤罪,是指__________,公然损害他人的名誉、人格的行为。
二、判断题
1、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的刑法。( )
2、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3、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
4、虐待罪的主体,是指任何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 )
5、犯罪分子盗窃财物后,又进行销赃的,应定盗窃罪和销赃罪,实行数罪并罚。( )
三、简答题
1、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2、贪污罪和盗窃罪有哪些区别。
1996
一、填空题
1、过失犯罪,________才负刑事责任。
2、对于预备犯,可以_______处罚。
3、管制的期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坏集体生产罪是出于____________目的。
二、判断题
1、犯罪中止不可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 )
2、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作为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 )
3、李某因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 )
4、罪犯张某捏造犯罪事实并向刑罚执行机关告发,意图陷害在同一监狱内服刑的罪犯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
5、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既包括交通运输人员,也包括非交通运输人员。( )
三、简答题
1、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有哪几种方法?
2、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抢劫罪的条件是什么?
1997
一、填空
1、______,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2、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分。
3、死刑只适用于___________的犯罪分子。
4、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_________销售的,是销赃罪。
二、判断
1、已满14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2、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 )
3、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
4、国家工作人员犯诬陷罪的,从重处罚。( )
5、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以包庇罪论处。( )
三、简述题
1、试述缓刑与假释的异同。(总)
2、试述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异同。(分)
1998
一、填空题
1、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______损失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______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________内犯罪的,也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刑罚的______,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5、拘役的期限,为_____以上6个月以下。
6、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期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________。
8、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牢固的犯罪组织,是__________。
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__________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10、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______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判断题
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2、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
3、对于累犯,不得假释。( )
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5、任何犯罪的既遂,都应以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判断标准。(_____)
三、简答题
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学)
2、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总)
1999
一、判断题
1、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2、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4、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子所负的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应当偿还。( )
5、告诉才处理案件的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告诉。( )
二、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刑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_________。
2、过失犯罪,______________负刑事责任。
3、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__________。
4、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______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5、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_______________。
6、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可以并处______________。
7、犯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________的规定处罚。
8、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________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行为。
9、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________定罪处罚。
10、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_______的,不是行贿。
三、简答题
1、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
2、挪用资金罪的构成特征。
2000
一、名词解释
1、犯罪构成
2、牵连犯
3、受贿罪
二、简答题
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
2、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
2001
一、名词解释(3×3)
1、过于自信的过失
2、结合犯
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二、简答题(8×2)
1、简述数罪并罚的几种不同情况
2、简述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2002
一、名词解释
1、犯罪故意
2、连续犯
3、玩忽职守罪
二、简答
1、简述犯罪的不作为
2、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
2003
一、名词解释3*3
1、罪刑法定
2、没收财产
3、抢夺罪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0分)
2、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11分)
2004
一、名词解释
1、犯罪预备
2、牵连犯
3、特别累犯
4、重大责任事故罪名
二、简答
简述犯罪不作为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2005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正当防卫
2、时效中断
3、假释
4、职务侵占罪
二、简答(10分)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2006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对象
2、自首
3、犯罪中止
4、抢劫罪
二、简答
简述附加刑的种类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