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0-08882-2
作者:王亚新等
定价:19.00元
字数:136 千字
出版日期:
内容简介:
该书的作者为各部门法的知名法学家,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学习过程各阶段的困惑有深刻了解。七篇短文针对民法、宪法、刑法等的本科学习,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交流方法、论文写作规范、法学思维建立等方面提出具有实用性的参考意见。作者尽力在可能的范围内,把各自数十载法学生涯中理性和经验可证实的方法加以整理,使每一篇经验之谈在应用性之外折射出思想的光辉。该书适合法学本科低年级学生阅读。
编者的话:
对于方法论的研究,法学界已经有诸多的“议”与“非议”。这套针对学生的小书因此不敢奢谈“方法论”,只希望定位于对学生们提供学习及写作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大家可以借助前辈师长的个人经验,对于法学的各个门径有所领略。
其实诸位作者赐稿前,已经在各自的教学生涯中思考良多,想必他们的最低要求,一是让自己目前的学生学路顺畅,二是让目前的学生,今后的法律共同体同仁的术业不致太过于荒腔走板。因此,约稿之初老师们都颇多谦辞,甚至认为个人思考未足普世。即便承认方法的类型化,但类型恐怕难以如学派一样尽数。
我们姑且认为这是这个学科赋予他们的谨慎美德。而编者只针对需求提供素材,况且素材又都是有感而发、深思熟虑的成果。其价值自有话说。
一直都认为,成为法科学生殊为不易。
就学问本身,他们有权利得到更多,更多的指导。
因此,在收录的时候,唯恐遗失珠玉,形式风格上的统一反倒退为其次考虑。幸运的是,各位学者都倾力提供稿件,唯愿读者认为有收获。
他们文风敦厚,语言质朴,思路严谨缜密,对待“面包的学问”,用盐与面包的态度。这是法学家体现教者父母心的方式。
很想借用法国大思想家笛卡儿在《谈谈方法》一书中的自白:“我并不打算在这里教给大家一种方法,以为人人都必须遵循它,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我只打算告诉大家我自己是怎样运用我的理性的。”
希望能大致道出作者们的心声 。
章节目录:
王亚新:法学专业学生如何进行论文训练
张卫平:雕刻时光——给法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陈兴良:刑法的为学之道
郑成良: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
林来梵:宪法学的方法与谋略
杨建顺:行政法学方法论——写给大学本科生
舒国滢:我们时代的法学为什么需要重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