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0-08844-0
作者:[德]约格·莱因伯特等
定价:68.00
字数:569 千字
出版日期:
内容简介:
该书的第一章(“条约的发展”)作为导论,介绍了WCT和WPPT的缔约历史背景,并且联系现有的保护版权和邻接权的国 际条约进行了展望。此外,这一章还详细介绍了1996年外交会议 通过WCT和WPPT时的议事规则和表决机制。第二章(“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条文的评论”)是该书的主要内容。它首先对解释的原则进行总体阐述,然后对WCT和WPPT的每 一个条文以及相应的议定声明或者宣言逐一进行评论。第三章(“没有获得通过的提案”)介绍了在外交会议召开以前或者召开期间进行讨论,但最后没有写进条约的议题(取消非自愿许可的规定;对出租的定义、修改权、保护音像表演)或者在外交会议上没有得到进一步讨论的议题(关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四章(“对条约成果的评价”)将WCT、WPPT与《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以及TRIPs协定进行比较,评估WCT和WPPT究竟具有哪些新增价值。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条约的发展
A 1991年以前国际版权法与邻接权法的发展
B 关于制定伯尔尼公约可能议定书专家委员会和关于制定可能的新文书专家委员会
C 外交会议的筹备情况
D 外交会议的程序
第二章 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条文的评论
A 解释原则
B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
C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
第三章 没有获得通过的提案
A 取消非自愿许可的规定
B 对出租的定义
C 修改权
D 保护音像表演
E 关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章 对条约成果的评价
A 较之《伯尔尼公约》(1971)的进步
B 较之《罗马公约》的进步
C 较之WTO/TRIPs协定的进步
附录一 拟由外交会议审议的《关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若干问题的条约》实质性条款的基础提案
附录二 拟由外交会议审议的《保护表演者和唱片制作者权利条约》实质性条款的基础提案
附录三 拟由外交会议审议的条约的行政条款和最后条款的基础提案
作者简介:
约格•莱因伯特(Jörg Reinbothe) 法学博士,欧盟委员会国内市场总署版权与邻接权部部长。1996年作为欧盟代表团团长全程参加了缔结WCT和WPPT的外交会议。
西尔克•冯•莱温斯基(Silke von Lewinski) 法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法、竞争法与税法研究所国际法部负责人,美国弗兰克林•皮尔斯法律中心兼职教授。1996年作为欧盟代表团成员全程参加了缔结WCT和WPPT的外交会议。
译者简介:
万勇 男,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和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分别获得法学硕士
相靖 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199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至2002年在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任翻译和记者; 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律硕士学位,知识产权方向;2005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在读,国际知识产权方向。主要译作包括《中国文学》、《剑桥高级英语语法》、《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零用钱计划》。
审校者简介:
郭寿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
书评:
本书的两位作者作为欧盟代表团的团长和成员,全程参加了1996年缔结WCT和WPPT的外交会议,因此他们充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特别是能够了解一些不对外开放的谈判内容。本书还将WCT和WPPT与之前缔结的《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以及TRIPs协定进行了比较,使读者能从历史的角度更加清楚地了解国际版权保护的最新发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Jane C. Ginsburg教授
1996年通过的WCT和WPPT对于数字环境下的国际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本书则是第一本详细深入地分析这两个条约缔约历史以及条文内容的著作。它对于所有可能与这两个条约打交道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公报》2004年第1期
本书对WCT和WPPT的条文逐条作了深入的阐述,此外还对条约的缔约历史、外交会议的谈判情况作了详实的分析,有助于广大读者能更好地理解WIPO因特网条约。
——亚马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