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明德书库 >  

《李鸿章传》之十七

 

第五章 大清使者外交遗恨

第一节 解散常胜军

李鸿章和洋人打交道是从他到达上海之后便开始的。1862 9 月,常胜军的第一任头目华尔被太平军打死,引发了由谁来继任的问题。英侵华海军司令何伯向李鸿章推荐了华尔的副手美国人白齐文。李鸿章多方周旋提出条件,常胜军属于中国的军队,要由他统一调遣。不久,李鸿章派白齐文去援助南京的湘军,可是白齐文却不听命。他埋怨杨坊催促他启程,就以索要军饷为名到杨坊家抢走了洋银四万两,并痛打了杨坊。李鸿章决定借机整顿常胜军。他将白齐文革职,裁军1500 人,并设立两名头目,一位中国的,一位外国的。这样,戈登就成了新的常胜军首领。

  戈登和李鸿章最初的合作还不错。可是,由于苏州杀降一事,导致戈登对李鸿章极为不满。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在戈登和郜永宽等人私下交易之后,戈登自认有功,要求李鸿章给常胜军发两个月的恩饷,并威胁李鸿章说如果不给,就要辞职。李鸿章回答说他会考虑。然后,戈登去看望苏州城中的郜永宽等人,郜永宽表示对戈登的安排很满意。后来,戈登听说李鸿章只答应给一个月的恩饷时,他就真的开船准备走了。戈登刚刚走出城门,就听到有枪声,他感觉很奇怪。有人告诉他说,李鸿章不允许郜永宽他们保留旧部,在派人鸣枪示威。戈登感觉事情不妙,于是派人去抓李鸿章。可是他没抓到李鸿章,自己反而被淮军扣留。第二天早晨,戈登得知郜永宽等人已被李鸿章杀掉!戈登怒不可遇,他觉得李鸿章不但不给恩饷,还在郜永宽等人的事情上把自己给玩弄了,大英帝国军官的颜面往哪里放?他气急败坏地拿着一只手枪到处寻找李鸿章,说要杀了他。之后,戈登提出要李鸿章辞职,把李鸿章交由北京政府审判,否则,就要率领常胜军把淮军已经收回的地方再夺回来,交给太平军。

  李鸿章派出常胜军的军医即后来帮助李鸿章兴办洋务的马格里出面调节。英国也派人做李鸿章的工作,要求李鸿章给戈登写道歉书,被李鸿章拒绝。后来李鸿章拨给常胜军”7 万两军饷,又派出朝廷新任命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前去调停。赫德的前任、英国人李泰国因为和李鸿章作对,没有落得好下场。戈登听了赫德的话,想想自己离开常胜军之后也是没有更好的着落。于是,他又回到了常胜军

  此后,戈登和李鸿章的关系一直不错。戈登还多次对人夸赞李鸿章,说他是个有头脑的军事家。1863年,淮军攻打常州。常州将领吸取苏州的教训,拼死守城,不肯投降。李鸿章请来戈登协助,戈登用大炮轰开了城门,协助淮军收复常州。由于戈登事先没有征求英国官方的同意,英国感到难以控制常胜军,英国驻军司令伯郎向英国政府提出解散常胜军

  常胜军本来就是中国人的雇佣军,英国政府没有权利解散。英国政府要求:在常胜军中服役的英国现役军官全部离开常胜军,并撤销戈登的假期和一些特权。戈登十分不满,他找到李鸿章说,现役军官都退出常胜军,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常胜军解散,但是需要遣散费 16 万元。李鸿章早就有解散常胜军的意思,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李鸿章觉得时机已到,马上表示同意。

  驻上海的英国总领事巴夏礼提出解散常胜军需要他和英国驻华公使协同办理,赫德也提出常胜军不可解散。戈登又犹豫不决。李鸿章派出丁日昌劝告戈登要吸取白齐文被解职的教训,说常胜军现在声名不好,你留在这里对你的名誉也有影响,你要为自己考虑。李鸿章迅速筹集遣散费 19 万两(超出 3 万两),全部交给戈登。只留下炮兵 600 人和洋枪队 300 人,外国教官 11 人,其余全部解散。戈登拿着钱,还得了清政府颁发的提督荣誉军衔,风风光光地回英国去了。事后,曾国藩赞叹李鸿章居然能够驾驭外国人。这也许是李鸿章的痞子手段的灵活运用吧。

录入编辑: 邱少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