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术公告 >  

从Roberts案到Crawford案:美国传闻证据规则及其最新脉动

证据学论坛第31讲:从Roberts案到Crawford案:美国传闻证据规则及其最新脉动[李学军][12月26日]

    

        传闻往往因其不可靠而被法庭排除。

        辩护方的唯一证人无踪无迹,其审前听证时的证言记录可否被采纳?Roberts一案的法棰落下后,美国二十四年的刑事审判里,Roberts案确定的标准一直被奉行着:只要有着可靠性的标志,不能到庭的证人,其先前的证言也可被采纳。

        目击证人、同时也是潜在的嫌疑人,却因婚姻特权的约束,未经其配偶——也即被告——的同意,不得出庭作证。取而代之,检控方以证人庭审前的录音陈述挑战被告正当防卫的抗辩。尽管也有着可靠性的标志,但Crawford一案的结果却令已有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生命的Roberts标准不再复存……。这其间,又有着怎样的缘由?

        专题报告:从Roberts案到Crawford案:美国传闻证据规则及其最新脉动

        报告人:李学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证据学研究所副所长、法学博士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2005/2006年访问学者

        时间、地点:2006年12月26日星期二18:00开始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2模拟法庭

        主办、协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  主办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协办
        检察日报 专访

        支持网站: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网站(
http://www.law.ruc.edu.cn)
        中国民商法网(
http://www.civillaw.com.cn)
        中国证据法网(
http://www.evidencelaw.net)
        中国物证技术学网(
http://www.forensic-science.com.cn

录入编辑: 彭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