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法律职业规划与学术论文写作讲座——暨2007年新老生经验交流会于9月19日晚在我校公共教学三楼507教室举行。作为法学院迎新系列活动之一,这次交流会旨在帮助新同学尽快找准研究生生活的定位,合理进行法律职业规划,同时科学地收集、准备论文写作资料。我院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法学博士近100人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交流会邀请了三位学长作为嘉宾,他们分别是2007级法学博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周贤日老师,2007届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袁钢老师和2007届法学硕士迟公化同学。他们分别从法律职业规划与法律实务、学位论文写作和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和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周贤日老师从他的个人奋斗经历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如何进行法律职业规划,包括职业定位和职业道德约束等方面。同时还指出了律师的语言、写作技巧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最后,他还以身边的朋友为例强调了身心健康对于法律工作者的重要性。周老师的演讲让大家深受启发。

袁钢老师结合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权利回归:国家人权机构研究》谈了自己对于学术论文写作的几点建议。首先选题的基本原则是:尽早、角度、中观、务实,其次要先行确定统一学术规范,学会制定计划表,善于使用各种软件,形成良好资料收集和整理资料的习惯。同时要在文献综述上下功夫等。最后袁钢老师指出好的博士论文更多的不是初稿写出来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因此他强调论文要多次修改,细微调整,字斟句酌。

迟公化同学根据他在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工作的切身经验,为大家讲述了他求职和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他提醒大家早做准备,准确的做好自己的定位和选择。
三位嘉宾演讲完后进行了现场交流和互动。同学们踊跃地向各位学长提问,三位学长一一做了耐心而详尽的回答。最后,主持人向三位嘉宾赠送了法学院纪念品,并与嘉宾合影留念,交流会圆满结束。交流活动结束后,仍有很多同学留下来与三位学长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此外,参加本次活动的《检察日报》记者表示希望能把交流会的演讲内容形成文字稿,在《检察日报》副刊发表。(撰稿 郑重 梁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