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推荐 >  

首届“中国-非洲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隆重举行

 

为了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非洲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论坛” 于2006118日在我校明德法学楼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这是中非法律、法学界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学术盛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孙在雍、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杜国兴、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出席了论坛,来自非洲纳米比亚、南非共和国、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加纳和乌干达等六个国家的著名大学法学教授和高级官员共十五名代表和来自我国各地高校的学者及我校法律史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研讨。

 

论坛议程分为开幕式、论坛第一阶段和论坛第二阶段三部分。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叶秋华教授主持,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宪义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首先致欢迎辞。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利明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孙在雍代表中国法学会分别致辞。

 

在论坛第一阶段,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首先以“中国高等教育和教学评估制度”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央领导一再指出,高等教育发展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提高教育质量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刘凤泰主任在报告中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引领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法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大贡献,回顾了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的发展进程和前期教学评估工作的成绩与效果,重申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指导思想,重点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

 

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杜国兴以“中国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题,对中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主要内及今后的考虑与设想作了全面介绍。

 

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以“中国的司法鉴定与证据法”为题,对中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及司法部的管理职责和当前主要工作作了具体介绍。

 

曾宪义教授以“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博茨瓦纳大学伏百德教授(Charles M Forbad)以“博茨瓦纳的法学教育”、加纳国家反欺诈办公室主任杰克琳女士(Aba Jacqueline Opuku)以“加纳的法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夏锦文教授以“本科阶段的中国法学教育”为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论坛第二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云霞教授主持,纳米比亚大学教务处长阿教授(Samuel Kwesi Amoo)以“纳米比亚的法学教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范忠信教授和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王健教授以“研究生阶段的中国法学教育”、南非大学法学教授克里斯蒂娜(Hendrika Christina Rdoodt)以“南非的法学教育”、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洪永红教授以“湘潭大学非洲法研究状况”、乌干达古鲁大学法律系主任法比亚斯(Fabius Okumu)以“乌干达的法学教育”、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袁兆春教授以“孔府档案及其法律史料价值”为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论坛始终在热烈、友好、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论坛研讨前,非洲代表团还参观了人大校园和人大法学院院史陈列馆及图书馆,给非洲客人留下了亲切、友好的中国印象。

 

此次中国-非洲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意义深远,既是中非法律、法学界第一次学术盛会,也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的一个实际举措,是中非相互间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律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也为中非两国在法学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供稿:中国人民大学 何玲丽)

 

录入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