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前些天网站出了点问题,这几个月的帖子都丢了,今天小慧师弟问我这个托朋友写得考研心得还在不,幸好在电脑上有备份,真是幸运,现在再帖出来,希望对考法制史专业的朋友能有些借鉴的作用。另:这是朋友写得心得,因她不愿意留姓名,所以只好我代发了。
法律史学科是法律与历史的交叉学科,也许把它归于历史学里面会更准确。因为它有太多的历史考证在里面,同时要了解这们学科也必须站在相应的背景之下,这样方能真正明白这们学科的各种具体制度设置中法律思想的由来,但是如果只想应付入学考试的话那么就简单多了。下面以我本人的学习和考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考前准备
首先有参考书。人民大学指定的参考书是《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主编。林榕年主编《外国法制史》,均是人民大学21世纪系列教材。而他们所指定的还有红皮的《中国法制史》。与上述的中国法制史相差不多。我认为考前为避免分散太多精力和避免不必要的疑问还是应选择一本看。对于考研的初试,有中法史外法史这两本书就够,不必要再去看其他的书,这样难免同学校不同人的书会有出入进而会使大家产生疑惑,耽误时间也浪费精力。人大法律史的考试也不会太偏。基本是在其书的范围内出题,另外,有历年真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近几年(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卷子)的真题,我们完全可以抓住他们出题的重点,真题可以说是一种导航灯的作用,同时,因为参考书很少,所以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吃透书中的知识,看多了自然的就产生感觉了。也就能感觉到这门学科的几个重点问题,便于大家做重点复习,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二, 卷子分析
人大法律史专业入学考试从2000以后,开始有包括外法史的。现在中法史100分外法史中50分。其卷子结构分为三部分。名词解释(8*5),古文(25) 论述,3个共95分。
1、名词解释。这种题考的比较细致,要求大家对这种基本的概念含义有所了解,法律史的一些概念书上并没有给出完整的答案。这就要求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把这些概念表述清楚,这样就必须知道这些概念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基本含义。答的尽量细致一些,尽量面面俱到最好。
2、古文。这一类型题考的比较灵活。要求就这段古文进行论述。当然还有给顾问加标点。以及就划线的 词进行解释。他一般都涉及到法律史上的重要人或文件或思想。不会太难。但要是刻意去复习则比较难。只能看大家平时的古文工地如何了。唯一可以复习的就是要求大家对重大的改革,创新的相关事件以及人物做特别关注。这样一篇古文出来我们不至于不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哪下手。一般不会太难。
3、论述。这类题是考试的重头戏。一般有三道题,两中一外。涉及到的东西较广。但是它的好处在于系统,便于大家复习,当然这种系统底上所包含的是许多史实,仍然需要大家对史实有所了解。复习时书看多了完全可以对这些题抓住的八九不离十。并且,这一题考的理论性比较强。中法史中关于理论的东西大家可以提出来做重点复习。比如,西周法律对后世的影响。春秋战国的成文法运动,汉代的春秋决狱,等等,都是一个大题目,完全可以出题的。外法史也是如此,并且这种重点一般都集中在法,德,美,美等至今存在的国家。尤其是至今仍然有影响的。一些制度法典就更是重中之重。法律史与其他部门法一样,在考试时有现实的因素。比如2004年的论述题就有《法国民法典》。大家知道它的颁布时间是1804年,恰逢法国民法典颁布200周年。这一点复习时应该适当注意。
我本人认为。只要大家认真的对待这门学科,认真的去复习就会成功。总体说来,法律史并不难。关键在于大家得找到感觉,在学习中体会快乐而不是把它当做枯燥的应付考试的手段。这种考试类似于我们高考的历史考试。大家可以借助于历史考试的一些技巧去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