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考试之窗 >  

2000-2009人大法学考研法制史历年真题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笞刑
         2、中华民国宪法(1946)
         3、秋冬行刑
         4、教阶制度
   二、简答
         1、折杖法
         2、明德慎罚之法律思想
         3、英国国会至上原则
   三、论述
         1、中国古代死刑之流变分析
         2、20世纪法国民法典原则之演变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谋叛
          2、秋审处
          3、发谴
          4、种姓制度
          5、教会法大全
          6、衡平法
      二、简答
          1、简述法经的结构、内容。
          2、《明大诰》结构、特征。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背景。
          4、罗马法复兴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三、论述
          1、论述清末领事裁判权的特征。
          2、《魏玛宪法》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大司寇
          2、春秋决狱
          3、谋大逆
          4、《中国土地法大纲》
          5、梭伦立法
          6、《学说引证法》
          7、《新旧约全书》
          8、《自由大宪章》
      二、古案评述
          1、标点下段文字
          2、解释下段文字中用黑体表明的词语
          3、分析评述此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
 
         有 人 盗 高 庙 座 前 玉 环 得 文 帝 怒 下 廷 尉 治 案 盗 宗 庙 服 御 物 者为 奏 当 弃 市 上 大 怒 曰 人 亡 道 乃 盗 先 帝 器 吾 属 廷 尉 欲 致 之 族 而 君 以 法 奏 之 非 吾 所 以 共 承 宗 庙 之 意 也 释 之 免 冠 顿 首 谢 曰 法 如 是 足 也 且 罪 等 然 以 逆 顺 为 基 今 盗 宗 庙 器 而 族 之 有 如 万 分 之 一  假 令 愚 民 取 长 陵 一 杯 土 陛 下 何 以 加 其 法  欤 文 帝 与 太 后 言 之 乃 许 廷 尉 当
 
       三、论述题
          1、《宋刑统》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2、《大清新刑律》与《大清现行刑律》比较
          3、评述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时代特色
          4、试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意义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禹刑
          2、决事比
          3、审刑院
          4、钦定大清商律
          5、市民法
          6、异端裁判听
          7、衡平法
          8、马布里诉麦迪逊
 
      二、标点和解释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我老久系丁北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狱具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巫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当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熟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三、论述题
          1、评述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
          2、论述唐朝的主要立法成就。
          3、评述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时代特色。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圜土
           2、三省六部制
           3、翻异别勘
           4、马锡五审判方式
           5、摩西五经
           6、日尔曼法
           7、人权宣言
           8、对价
 
      二、古案述评
           1、标点下列文字
           2、翻译下段文字中用墨体标明的词语
           3、译述此段文字所表述的法律思想
        法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善有大小则赏有多少此二者世之常用也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赏施于民所以则过不止刑不能去奸而赏不能止过者必乱故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过不失治民能使大邪不生细过不失则国治国治必强一国一行之境内独治二国行之兵则少寝天下行之三德复立此吾以夺刑之反于德而义合于暴也
       
    三、论述
          1、汉魏时期法律儒家化的主要途径和影响
          2、评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
          3、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讲和历史地位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廷行事
            2、部曲
            3、摊丁入地
            4、《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5、万民法
            6、教会法
            7、法国民法典
            8、违宪审查权
      
       二、古案述评
          (1)标点下段文字(5分)
          (2)解释下段文字中用黑体表明的词语(5分)
          (3)就此段文字所叙述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述(15分)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日妾杀为史齐中皆称其兼平今做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妾愿没人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日诗日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之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丞相张苍御史大夫汉敬奏请定律日诸当髡(kun)者为城旦春当黥(qing)者髡钳为城旦春当劓者三笞百当斩左趾者苔五百当斩右趾及杀人先自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而即盗之已论而复有罪笞以下者弃市。
 
       三、论述下列各题
           1、论西周礼、刑关系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30分)
           2、从“奸党罪”看明清法律的强化皇权倾向。(25)
           3、论述英国普通法的形成及主要特点。(30)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
          1、髡
          2、《宋刑统》
          3、斩立决
          4、资政院
          5、训政纲领
 
       二、古案点评
         1、标点下段文字
         2、解释下段文字中指定的墨体下划线字词
         3、简评下段文字
         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子盗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子靠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可(何)谓“非公室”……而行告告者罪告[者]罪已刑它人有(又)袭其告之亦不当听(《睡虎地琴墓竹。法律答问》第195-196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
 
       三、论述题
         1、从“亲亲得相守匿”原则,看汉代法律的儒家化
         2、“领事裁判权”与清末法制的半殖民地化
         3、传统法律的法典化过程及其近代转型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法经
           2、公室告
           3、三司推事
           4、充军
           5、三三制
 
      二、古案评述
             (汉)宣帝神爵三年韩延寿为左冯翊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地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墙夫三老孝第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墙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论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莫传相敕励不敢犯
          (1)标点上段文字
          (2)解释上段文字中指定的字
          (3)简要评述此案
 
      三、论述下列各题
          1、论述“孝道”等伦理观念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地位
          2、论述明清时期的律与例
          3、论民国时期的宪政活动与主要宪法文件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法律史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九章律
           2、《唐六典》
           3、审刑院
           4、秋审
           5、天坛宪草
 
      二、古案点评
           1、标点下段文字
          上(即汉文帝)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即张释之)质问曰县(即长安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则下廷尉廷尉天下之乎也一倾而天下法皆为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乎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2、解释
         (1)廷尉;
         (2)犯跸;
         (3)公共;
         (4)一倾;
         (5)当;
          3、评
 
      三、论述题
          1、试述传统法典《名例律》一篇的形成及影响
          2、试述《大明律》制定过程及其特点
          3、对南京国民政府刑法典进行比较

 


录入编辑: 卢昱